2018年成人高考政治模拟习题及答案
责任编辑:长春中医药大学成人高考网
时间:2019-05-13 02:23:42
【一】政治选择题及答案
1.系统论的基本原则是( )
A.区别性
B.整体性
C.合理性
D.联系性
2.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( )
A.运动变化的科学
B.事物矛盾的科学
C.联系和发展的科学
D.否定之否定的科学
3.唯物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是( )
A.因果的必然性
B.对立统一规律
C.质量与变化规律
D.否定之否定规律
4.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的焦点是( )
A.联系的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对立
B.发展的观点与不变观点的对立
C.全面的观点与片面观点的对立
D.是否承认矛盾及矛盾是事物发展根本动力观点的对立
5.我国现代化实行的独立自主,自力更生方针的理论依据是( )
A.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
B.主次矛盾相互转化的原理
C.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
D.共性和个性辩证关系原理
6.实践中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是由于忽视了( )
A.矛盾的同一性
B.矛盾的普遍性
C.矛盾的斗争性
D.矛盾的特殊性
7.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( )
A.事物的变化是否快速
B.事物的变化是否明显
C.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越了度的范围
D.事物的变化幅度的大小
8.发展的本质是( )
A.事物质的变化
B.一切变化的过程
C.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
D.事物由肯定到否定
9.事物矛盾的精髓是( )
A.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
B.矛盾的对抗与非对抗关系
C.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
D.矛盾的共性、个性、绝对、相对关系
10.区分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是( )
A.事物的全局性质未变,局部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
B.事物的只要矛盾未变化,次要矛盾发生了变化
C.事物的根据和条件发生了质的变化
D.事物的发展方向和道路发生了根本变化
1.B 2.C 3.B 4.D 5.C 6.D 7.C 8.C 9.D10. C
【二】政治辨析题及答案
11.经济基础即社会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。
答案:错误。
(1)同一社会中往往存在着多种生产关系,各种生产关系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、作用是不同的。其中,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,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则不属于该社会的经济基础。
(2)社会中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一般称为社会的经济结构或经济制度。
(3)经济基础概念中所谓“总和’’是指占统治地位的那种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,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、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、分配和消费关系三方面的总和,而不是多种生产关系的总和。
12.新事物就是新出现的事物。
答案:错误。
(1)混淆了新旧事物的本质区别。
(2)新生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,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;旧事物则是指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而日趋灭亡的事物。
(3)区别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: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是否有强大的生命力及远大前途。不能把是否是新出现的作为衡量标准。有些事物虽然是新出现的但本质上却是旧事物,是旧事物以新的形象出现。
13.量变和质变的区别是绝对的。
答案:错误。
(1)唯物辩证法认为,一切区别都是有相对性的,因为它是以一定的条件为前提的,量变和质变的区别也不例外。
(2)事物的变化在一定的范围、意义上说是量变,从另一范围、意义上说又是质变;反之亦然。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,就整个事物变化过程来说,它是属于量变,但就事物的这一部分本身来说,它又是质变。
(3)如果把事物变化的范围加以确定,那么量变和质变的区别又具有绝对性,否则就会混淆量变和质变的原则区别。
14.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。
答案:错误。
(1)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,是绝对和相对的关系。普遍性是共性、绝对性,特殊性是个性、相对性。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,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,普遍性是特殊性的共同本质;特殊性是普遍性的基础,特殊性内含普遍性,但比普遍性更丰富。
(2)整体和部分是反映事物的全体与它的组成部分(要素)之间的关系。整体由部分组成,部分存在于整体之中,部分作为整体的一部分而存在;由各个部分组成一个整体以后,那么整体的性质和功能与原来各个部分的性质和功能是不同的。
(3)普遍性和特殊性,整体和部分,它们是从不同方面反映事物不同关系的两对范畴,不能把它们混同起来。
吉林省成人高考报名系统>>
联系电话:13944807155 微信:13944807155 韩老师